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十四五”对口援疆工作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
本报讯(记者杜宣逸)9月17日,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十四五”对口援疆工作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出席会议并讲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政府主席雪克来提·扎克尔出席会议并致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书记、政委王君正出席会议。
会议深入学习贯彻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第八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总结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十三五”援疆工作,部署“十四五”对口援疆重点任务。
黄润秋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从战略上审视和谋划新疆工作,为做好新时代新疆工作、扎实推进生态环境系统对口援疆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做好生态环境系统对口援疆工作是推动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是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抓手,是推动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新疆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关键举措。
黄润秋指出,“十三五”以来,新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西北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巩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监管能力日益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兵地联动稳步推进。全国生态环境系统统筹谋划推进对口援疆工作,在支持新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巩固生态安全屏障、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黄润秋强调,全国生态环境系统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立足部门职责定位,从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角度出发,把握好当前和长远、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国内和国际、“输血”和“造血”的关系,推动生态环境系统“十四五”对口援疆再上新台阶。要全面落实《关于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 进一步做好生态环境系统对口援疆工作的实施意见》的各项要求,重点抓好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加强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弘扬生态文化等五项工作,支撑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要牢牢扭住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加强党的领导,强化责任担当,抓好作风建设,确保“十四五”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
雪克来提·扎克尔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生态环境部带领全国生态环境系统,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把对口援疆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推动新疆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生态保护意识不断增强,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大,生态保护建设不断推进,各族群众享受到了更好的生态环境。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第八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用好援疆工作优势,履行主体责任,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持续优化经济结构、能源结构,坚决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新疆,开创新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会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吉尔拉·衣沙木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常委、副司令员张勇分别介绍了自治区和兵团“十三五”环保援疆成效及展望。北京市、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深圳市5个地方生态环境厅(局)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主持会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副主席,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副书记、司令员彭家瑞,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张波出席会议。
对口援疆省(市)生态环境厅(局)负责同志,生态环境部机关有关部门、有关直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前,黄润秋专门主持召开生态环境部系统援疆干部座谈会,与10名援疆干部座谈交流,了解大家的工作生活情况。黄润秋对大家的工作成绩表示肯定,并勉励大家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发挥生态环保专业优势,投身实践努力锤炼品格意志,在新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到总书记关心的地方去,为企业环境治理找出路 中央第七督察组组长杨松、副组长李树铭重点督察中国黄金集团生产企业
来源:生态环境部
摄影:王亚京
编辑:邢翰韧
更多精彩,请关注中国环境APP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
版权声明
中国环境报社旗下媒体包括中国环境报、《环境经济》杂志、中国环境APP、中国环境网、中国环境微信、中国环境微博等。为维护自身版权利益,制止非法转载行为,特此郑重声明如下:
1、任何媒体机构及营利性组织,凡在互联网、移动客户端、微信和微博等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中国环境报社所属版权的新闻作品,须事先取得中国环境报社的书面授权后,方可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和转载,且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同时按有关国际公约和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向中国环境报社支付版权费用。
2、任何媒体机构及营利性组织,未经书面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中国环境报社所属版权的新闻作品。对于侵权行为,中国环境报社将予以警告。
3、对于警告无效者,中国环境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主管部门举报、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等多种措施以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届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权人承担。
4、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举报。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联系电话:010-67175015